椭圆的铁罐,黄红相间的贴纸。她利落地把罐头拿到厨房,“喀”一声拉开,鲮鱼油润的咸香把猫都引来了。
它曾经非常辉煌,90年代初,曾经有人用500车铁皮罐头和前苏联换了4架飞机,成为一时传奇。
上世纪70年代,一人一个月工资大概二十来块,一斤猪肉5毛,一瓶玻璃瓶的水果罐头能卖7毛。逢年过节,或者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才舍得买上一罐,这便是待客的上品了。小孩子也唯有在生病的时候,才有肆无忌惮提出“想吃罐头”的机会。
一个罐头,给年少的我们带来了许多确切的快乐。在物质不算丰裕的年代,小孩子总会对一个罐头,翘首以盼。
但我们仍然怀念罐头,不仅怀念当年的风味,也怀念在艰苦岁月时容易满足的自己。
小时候,一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看《外来媳妇本地郎》,就会被甘竹罐头的广告洗脑。看一千集电视剧,就看了一千遍的广告。
阳江本地的黑豆,氨基酸含量比广西、河南、越南等地出产的黑豆更高,做成豆豉后甜味更浓,风味更足。而水温常年保持在7℃以上的珠三角河道,也是鲮鱼的快乐老家。
很多小朋友都不爱吃蔬菜,但豆豉鲮鱼炒油麦菜是例外。豆豉的咸香中和了麦菜的微涩,就着一碗米饭,轻而易举就光盘了。
梅林罐头在成立时打出“坚决做国货,争取外汇”的宗旨。赢得了许多国人的好感,名声大盛。发展到现在,没有上海人不知道梅林罐头。
梅林推出了一种纯肉的火腿午餐肉罐头。不加淀粉,只用猪后腿肉打碎再拼合调味,在午餐肉的边缘还有一层晶亮的肉冻。足量的用料馋倒了一片上海人。
小学安排踏青的时候,带了午餐肉的同学,肯定是班级中的焦点。小朋友都围过来想和午餐肉做最好的朋友,为了吃上午餐肉,说一箩筐的好话也值得。
但小同学只是捂紧了罐头答道:“老师,我把别的分你吧,我太喜欢吃午餐肉了。”
但如果去闽南地区提起古龙,当地人就会流着口水,想今晚的打卤面是要放香菇猪脚还是放香菇肉酱。
香菇肉酱绵软,恰像内力浑厚的隐世高人。黄豆酱和肉丁充分融合,吃到嘴里,每一口都是低调的酱,每一口都有饱满的肉香。
香菇猪脚则是武学宗师的嫡传大弟子,富贵体面,根基牢固。炸过的猪脚表皮微皱,轻轻一碰就骨肉分离;罐头里还有吸饱了肉质的肥厚香菇和一颗粉糯的栗子。用它配面,实在是一种丰盛的享受。
不用大人提醒,肉酱的香气就是放学回家孩子的开饭铃。脚一踏进门,就能闻到肉酱罐头的味道,顿时自觉地甩开书包,马上洗手吃饭。
感冒发热的时候,多喝热水,吃个罐头。这里的罐头,特指水灵灵,亮晶晶的黄桃罐头。生病了要吃黄桃罐头,是东北人的集体童年回忆。
小朋友生病的时候,父母总变戏法一样掏出一罐黄桃罐头。以香甜可口的黄桃罐头作为引诱,让孩子把苦药都喝光。
除了味道好,桃还谐音“逃”,小朋友感冒发烧的时候,东北的父母送上一罐酸酸甜甜的黄桃罐头,也送上了快快逃离病痛的希望。
黄桃罐头带着俏皮的微酸,似乎给每一个打开罐头的人一种信念:不管眼前遇到了什么艰难苦涩,都将会过去的。
辽宁近海,连罐头里的鱼都是从远海捕捞的,金枪鱼的蛋白质又比常见的淡水河鱼高些。难得的是,做成罐头后的鱼肉没有风干的紧巴感,依然口感细腻,味道鲜美。
到饭堂打五毛钱的白饭,把鱼肉捣碎了盖在饭面。原味的罐头拌了饭后味道只有轻微的咸,在唇齿间一带而过。更好的是辣味的油浸金枪鱼罐头,一勺鱼肉就能拌匀一碗饭。
山高谷深的云南有驰名中国的云腿,提起云腿,云南人脸上总要浮现自豪的神情。而德和罐头索性把云腿也放进罐头中,做出一罐“云腿午餐肉罐头”,把当地特色烙印进一个小小的罐头里面。
经济不发达的时候,人们宁愿起早排长队,都要到店里买上一罐云腿罐头,可见爱得深沉。
除了云腿罐头,德和也把当地的菌菇鲜味封存在罐头里。盛夏时节,云南的菌子就要从土里冒出头,热热闹闹地开会。
菌子娇贵,过期不候。而罐头把鸡枞菌的生命力倏地拉长,让这口山珍成为一年四季都可享用的美味。
长辈总会给在外打拼的孩子寄上两罐油鸡枞罐头,剁碎了被油封存起来的菌子,有山的味道,也有家乡的味道。
近海的辽宁有金枪鱼罐头,菌菇丰富的云南有油鸡枞罐头。而在内蒙大草原延伸位置的张北,也利用地理优势,端上了一罐小火锅似的羊蝎子罐头。
在很多食客的心目中,内蒙羊肉是无可争议的上品。但内蒙羊肉的价格,和离开了原产地就逊色的口感,让只想稍微改善一下生活的人望而却步。
这时候,羊蝎子罐头就显得格外适宜。羊蝎子骨肉皆全,价格自然下降不少。对于离家的人来说,那是不远千里奔赴而来的草原味。
在南方没有暖气的寒冬里,忙碌了一天的北方人回到自家的厨房打开了一大罐羊蝎子罐头,将要呼朋唤友地做顿火锅。
汤滚了,羊蝎子纯正的北方味四溢。这让北方食客的心头升起一股暖意,同时也让他们升起了一股轻微的乡愁。
这是一种透明如纸的牛肉,把红色的牛肉放在灯光下,还能在墙壁上看出丝丝缕缕的牛肉肌理。这才被众人叫做“灯影牛肉”。
同事圆圆来到广东已经三年了,她觉得,广东的清淡新鲜固然美味,但在她心里,还是川菜的“七滋八味”更能打动人。
她的冰箱里被母亲塞满了“灯影牛肉”、“干巴牛肉”等罐头,被冰箱的灯光一照,是满满当当的回忆和牵挂。
“这种罐头我从小吃到大,肉味香,辣味正。”圆圆带了好几罐灯影牛肉回公司,“用来做牛肉沙拉,特别棒!”